——人生是场马拉松,输在起跑线的人,往往更懂全力奔跑的意义
你相信命运可以被改写吗?当我们抱怨原生家庭时,有人正用读书破局;当我们纠结学历门槛时,有人把自考变成跳板。这个世界从不会为你的起点鼓掌,但永远会给坚持奔跑的人让路。一个女孩用36年的时间给出了答案,她就是--刑事律师刘丽莎。
【逆境求学,法律点亮人生】
“家里穷到借钱供我读书,哥哥主动退让了机会。”
在湘西南的群山里,隆回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见证着无数奋斗者的足迹,父亲开着手扶拖拉机在泥泞中颠簸远去,母亲在猪圈里搅拌着泔水,这样的画面构成了她最深刻的童年记忆。
全家收入像一场押注:父亲拉货“看天吃饭”,母亲养猪“赌”出栏时的盈亏。学费是东拼西凑借来的,读书成了全家人孤注一掷的豪赌。2008年夏天,这个文科成绩中上的女孩遭遇人生第一次重击——志愿掉档、补录错过、复读无门。揣着打工两个月的积蓄,她在县城街头茫然四顾时,命运突然递来一张皱巴巴的传单:武汉大学自考招生。便在家人的建议下选择入读英语专业。
然而,她对这个专业并不感兴趣。母亲那句“一定要懂法律,我们不能再被欺负”,在她心中埋下了追求公平正义的种子。在武汉大学自考机构学习英语时,她意识到语言仅是工具,但对未来的方向还是一片迷茫。武大老师的渊博点燃了她的火种。“你该考研。”
老师的一句话,让这个边兼职边啃专业书的贫困女孩找到了方向,她把考点背成“肌肉记忆”,用兼职的钱买二手教材,图书馆闭馆音乐是她深夜独行的背景音,这个倔强的女孩凭借着自己的努力,考上了研究生。
【以诚立身,打破行业藩篱】
研究生阶段,她跟着导师研究未成年保护领域的刑事法律,并在2015年研究生顺利毕业。
她也像大多数职场新人一样,对律师工作有着理想化的期待,比如双休、合理报酬、良好的职场环境、系统的新人培训计划。然而,初入律师行业的职场却打得她措手不及,她遭遇了严重的职场 PUA,理想幻灭的同时遭受了严重的精神摧残,想起曾经拿个判决书都会被人破口大骂的日子,她却说:谢谢曾经的一切。
所有的经历,如同一把双刃剑,给她带来了痛苦,也成为了她成长的养分,所有的经历让后续的她具有超乎常人的抗压力,让她在面对困难与挫折时,拥有了更加坚韧的内心与更坚定的步伐。
独立执业初期,她与外界合办案件,一个案件奔波几十次,只能获得几千元的报酬,收入与付出严重不成正比,但她依然坚持了下来。
2019 年年底,受疫情影响,律师行业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。在同为湖南人律师封华清的建议下,刘丽莎开启了直播之路。直播初期,直播间人气寥寥,有时只有一两个人观看,但刘丽莎并没有将直播当成娱乐游戏,而是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,为观众解答法律问题,尽管过程艰难且漫长,但她凭借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真诚的态度,逐渐积累了一批忠实粉丝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很多粉丝或者真的有法律需要的朋友开始每天关注她的直播,直播不仅为她带来了职业上的成长,更对很多关注她粉丝产生了积极的影响,有的粉丝在她的影响下,选择成为基层民警,为维护社会秩序贡献力量;有的粉丝在她的专业指导下,成功解决了银行卡解卡问题;还有的粉丝在她的建议下,成功争取到缓刑,且没有花费不必要的费用,看到粉丝们在自己的影响下不断成长,刘丽莎律师感到由衷的欣慰。
通过直播,她不断复习法律知识、钻研法条。日常除了要面对大量工作压力外,还要承受外界对她是否真正从事刑事辩护工作的质疑,面对所有的一切,她从未退缩,利用自己单身且生活相对简单的优势,她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工作,白天奔波于公检法、看守所等地处理案件,晚上回家遛完狗后,她便开始直播,直播结束后还会加班撰写材料、整理案卷。
【柔软与坚韧并存】
“那天,点点在我怀里永远睡着了”
在车水马龙的城市里,人与宠物的相遇往往只是一次偶然,但对刘丽莎而言,两次与流浪狗的羁绊,却让“家人”这个词有了更深层次的含义。
凌晨1点的街头,刘丽莎穿着拖鞋,抱着浑身抽搐的狗狗在夜色中狂奔,那是她收养的第一只流浪狗“点点”。
从发病到倒下不过几分钟,她颤抖着拦下一辆出租车,恳求司机:“它吐在车上我赔钱,求您送我们去医院!”可点点最终没能撑到第二家医院,它在她怀中渐渐停止抽搐并最终停止了呼吸,像一片无声坠落的枯叶。
“它之前总爱蹭我的直播镜头,总爱让我抱着它,明明那么活泼……”回忆起点点,刘丽莎的声音仍会哽咽,这只曾流浪街头的小狗,陪她度过了最孤独的半年,却在某个深夜猝然离开,空荡的房间里,散落的狗粮和没拆封的玩具,成了她三个月不敢触碰的回忆。
“如果我不带它走,它可能活不过明天。”
三个月后的端午节,一场大雨让刘丽莎遇见了在马路中间游荡的豆豆,浑身长满虫子、毛发缺口的小狗正舔舐着地上空空的牛奶盒,她蹲下身,掏出一块狗咬胶轻轻丢过去——这是豆豆生命中第一次尝到“零食”的滋味。
在问了一圈有没有人丢狗之后,刘丽莎发现豆豆是流浪狗,趁豆豆不注意,她把它抱去了宠物店,她说:如果我不带它走,它可能活不过明天
宠物店老板掀开豆豆的毛发时倒吸一口气:密密麻麻的蜱虫几乎覆盖了小狗毛下的所有皮肤,治疗、驱虫、打疫苗……刘丽莎陪着这只眼神满是惊恐的小狗熬过了最难的半个月,当豆豆第一次主动把爪子搭上她的手心时,她红了眼眶:“它终于相信,我是它的姐姐了。”
如今的豆豆三岁了,成了刘丽莎生活中最粘人的“跟屁虫”,出差晚归时,邻居会告诉她:“你今天回来的晚,豆豆在家哭。”搬家时,它寸步不离地守着纸箱,生怕再次流落街头;深夜加班,身边总蜷着一团暖呼呼的“小监工”;难过时,湿漉漉的鼻子会轻轻蹭掉她的眼泪,“它像个小天使,总在提醒我:这世上永远有个生命,百分之百地需要你、爱着你。”
如今,她朋友圈里常常会出现豆豆咧嘴大笑或者满是囧态的照片。那只曾独自徘徊在街口舔舐牛奶空瓶的小狗,早已蜕变成骄傲的“小公举”,趴在专属小沙发上,等姐姐回家。
【职业迁徙 重返故乡】
“挣钱不寒碜,但靠欺骗挣钱,我看不起。”
当“体面高薪”与“问心无愧”成为一道选择题,刘丽莎毅然选择后者。从珠江畔到湘江边,她跨越的不只是700公里距离,更是一场关于职业信仰的生命迁徙。
“我妈在病床上爬不起来时,我才惊觉自己错过了什么。”
2024年,一通来自湖南老家的电话,击碎了刘丽莎在广州的安稳日常。母亲因早年劳损突发腰椎疾病,卧床不起的境况让她彻夜难眠。去年接母亲到广州小住的记忆涌上心头——湿热气候让母亲脚部开裂渗血,不惯饮食令母亲暴瘦十几斤,邻居那句“你女儿虐待你吗”的玩笑话,此刻成了扎进心里的刺。
看着微信里王金香律师发来的数次邀约信息,这个已在广州购房安家的女律师,终于将目光投向了长沙。
在长沙,刘丽莎与王金香律师的一次见面,碰撞出理想主义的火花。
“他们谈案件时眼睛里有光,聊到被骗光家产的当事人时会拍桌子。”这个专攻刑事辩护的团队,坚持将案件“最好与最坏的结果”坦诚告知委托人,拒绝用“包打赢”的话术收割焦虑。这种近乎执拗的真诚,让刘丽莎想起母亲常说的:“不是你的钱,捧手里都烫心。”
在行业内,她见过太多魔幻现实:各种骗术横行,骗子骗走家属90万卖房款;某“关系户”收钱后消失,留下被羁押三年仍未开庭的绝望家属......“
挣钱不寒碜,但靠欺骗挣钱,我看不起。”这是刘丽莎的信念。
2024年7月,她毅然离开广州稳定的生活,回到长沙,与志同道合的王金香等人创立了湖南大雍律师事务所,专注刑事辩护,坚持“不诓骗、不忽悠”的原则:案件风险如实告知、收费透明合理、服务不分贫富。
【初心如磐 未来可期】
从珠江的繁华到湘江的烟火,刘丽莎用迁徙丈量着法律人的良知。当越来越多的律师开始讨论“如何站着挣钱”,这群扎根长沙的法律守望者,正用最笨拙的方式诠释:体面,不能用背刺和忽悠来换。
翻开大雍律所的办案手册,扉页印着加粗的团队信条:“我们办的不仅是案子,更是别人的人生。”